2022年4月23日,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了我院门急诊及住院恢复正常的公告。截止当日,我院“黄码医院”运行期间,累计接诊急诊12477人次,危重患者294人次,血液透析979人次,诊治住院患者559人次,发热门诊接诊1719人次,在发热门诊、急诊等科室就诊患者中筛查新冠阳性确诊例病68人,未发生一起院感事件,实现了医务人员、接诊患者“零感染”的目标,向党和政府、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。这些数据的背后,无不凝聚了院感防控工作者的辛勤和付出,他们是这次疫情防控战“疫”中的无名英雄,是黄码医院真正的守护者!
一、疫情似火,使命必达,迅速找准定位,明确工作方向
3月13日,我院被指定为市级黄码医院。面对这一艰巨而又重大的政治任务,医院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决定,闻令而动,迅速调整定位,深刻认识到:疫情防控必须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与普通医院或新冠患者定点救治医院相比,黄码医院的院内感染防控有其特殊的要求,那就是不仅要保证院内工作的医务人员在二级防护下实现新冠病毒“零感染”,还要保障来自风险区的各类患者,在共同的就医环境中彼此不会交叉感染,实践中最大的难度在于,在众多的高风险患者中,如何第一时间内精准辨识、筛查出新冠肺炎患者。这既是挑战,更是压力。对此,我院明确提出了黄码医院两大核心要务:医疗救治和院感防控,必须两手抓、两不误,缺一不可,院感防控是医院的主责,是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和保障,体现的是医院管理苗药堂铁骨王软胶囊水平;医疗救治则是医院的主业,体现的是医院整体医疗能力,黄码医院所有工作都要围绕主责主业展开。面对院感防控瞬间激增的巨大压力和原有薄弱环节,医院即刻充实感控人员队伍,并紧急聘请了我市院感专家王美婷主任来院支援,在原符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,迅速建立一支业务素质更加过硬的院感防控队伍。
二、黄码医院改造争分夺秒,布局流程力求平稳可靠
2022年3月13日下午,为快速应对疫情防控需要,省疫情督导专家组亲临我院,现场指导院区疫情防控改造,满足定点医院“三区两通道”设置要求。当晚,我院克服种种困难,一天内将住院患者转出,并迅速腾空急诊、住院病房,经过争分夺秒的施工,对急诊、黄码病区、血液透析室、放射科、药房、行政办公等共计30个点位4000余平米,迅速完成了“三区两通道”改造,确保黄码医院12小时内顺利启用。
院感科作为院感防控的核心科室,全程指导院区改造和救治流程制定。为使改造更加符合疫情防控要求,根据国家及上级部门印发的各类防控方案和指南要求,结合医院实际情况,对医务人员、患者、标本转运、检查检验、医废等通道进行全动线梳理和标识,对血透室、导管室等布局流程进行设计改造,做到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。在改造过程中,严格按照洁污分开,不交叉,不逆流的原则,保证了急诊、黄码病房如期应诊。
三、严格把关,反复培训,强化人人感控意识
自疫情防控“阻击战”打响,感控科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,第一时间对接触“黄码”病人的人员开展培训。为保障培训对象全覆盖,除有关医务人员外,还包括转运医疗垃圾的保洁人员、参与预检分诊的志愿者、场地消毒消杀人员、乃至转运职工的专车司机,等等。培训内容包括:穿脱防护服、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流程、医废处置、消毒机使用、消杀方法等院感知识,培训结束后严格考核,合格后方可上岗。培训方式既有线下,也有线上。为强化培训,4月3日晚,高登鹏院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员培训大会,呼吸科胡晓梅铁骨王 激素主任讲解了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第九版)》,强调了新冠肺炎早发现的重要性,为院感防控工作四早的要求提供理论依据,院感专家王美婷与院感科徐伟、ICU护士长韩红霞分别主讲了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》,《消杀监测方案》,《防护用品穿脱流程》,为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工作进行了实操性的解读,杨淑莲与邢颖涛两位副院长分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强调,要求全院职工务必树立院感防控思维底线。黄码医院运行期间,院感科人员连续组织培训21场,培训人次达1500余人次,真正做到了培训 “不厌其烦”,考核人人过关,且不分白天黑夜,只要医院需要,院感人第一时间到达。通过培训为全院医务人员织密了一道院感防护网。
四、督导工作不放松,严抓细管出成效
为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,医院专设院、科两级院感督导员,全方位落实院感防控各项措施。如:在急诊、各病区楼层的穿脱区安装24小时电子监控,实现了穿脱防护用品同步视频监测,及时发现问题、远程指导、当场反馈,将呼吸道职业暴露风险降至最低。院感科人员不定期深入透析室、病区进行日常督导,防护用品的穿脱、手卫生、清洁消毒工作、环境通风、医疗废物管理、陪护管理,对重点科室每日进行环境核酸检测等。针对存在问题,当场反馈,立即整改,并在每日医院疫情防控联席会上,将日常督导的重点、难点问题进行逐一梳理汇报,按照院领导要求持续改进,逐项落实,销号式管理。特别是对筛查出阳性病例部位,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对采样、流调、消杀、防护等应急处置进行全面指导。
五、落实落细落小各项防控措施,于细小处见真章
牢固树立“院感无小事”理念。针对急诊就诊人员多、滞留时间长等现象,医院合理设置就诊及等候区域,实行两次预检分诊,将第一道预检分诊关口前移至医院患者通道入口,避免了人群聚集。同时,病房病人分类、分级、分层管理,将低风险病人与高风险病人分别安置病区,员工采用不同级别防护,即保证了病人就诊,又降低了防护成本,还保障了病人的住院安置。为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,制定了健康监测小程序,对全院员工,包括保洁和志愿者等进行体温和流感样症状监测,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安排班次,科学配置营养膳食,避免医务人员因过度疲劳致免疫力下降。加强所有黄码病区、急诊、发热门诊等人员的闭环管理,所有人员在驻地与医院两点一线出行,做到定车、定人、定座。重视防护物资准备,按院感要求,医院紧急大量购置空气消毒机、体温检测仪、大批防护物资和消杀用品等。注重每日公卫区域消毒消杀,包括职工宾馆、转运车辆等部位,杜绝隐患;为提高医患防护等级,医院专门设立配备N95口罩领取点,等等。
六、加强沟通反馈,坚持预案先行,构建院感防控新格局
黄码医院运行期间,我院建立了全面系统的院感防控沟通协调机制,形成了书记、院长主持每日疫情防控联席会议,听取汇报并布置院感防控工作;院长主持专题会议,解决医院系统性院感防控问题;主管院长召开现场办公会议,协调部门间院感防控工作;院感科和各部门间碰头会,沟通协调院感防控的具体环节,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。为科学指导感控工作,从流程布局的设计、院区动线的安排,到病区管理的要求,消杀工作的落实、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医疗废物的处理等,尤其是阳性病例及隔离产妇和新生儿的转运流程及隔离要求等,我院坚持平战结合,制定详细的制度、流程和应急预案60余项,为我院今后院感工作的开展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。
大历练才能锻造大担当,真考验才能铸就真英雄。廊坊疫情虽已逐渐消散,其间虽有辛酸和泪水,有惊心动魄的场面,有感人至深的话语,有时刻闪耀的人铁骨王吃的主治什么病性光辉。但经历这次“大考”,我院的院感防控整体水平如化茧成蝶般迈上了新台阶。我院将一如既往,以更实的举措,更硬的作风、更严的标准筑牢院感防控的钢铁长城!继续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医疗业务。在今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,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提高医疗质量,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!
编 辑:陈晓飞